广安区法院:“家校社”协同 与法治“童”行
本报讯 近年来,广安区法院协兴法庭积极贯彻落实“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”要求,立足审判职能,以能动履职保护未成年人权益,构建法治参与家校共育新格局,让未成年人成为“家校社”协同的参与者和受益者。
重视家庭教育指导。建立健全涉未成年人案件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体系,总结促进家庭教育“一站二类三分四访”的1234工作思路,联合公安、妇联、教育等部门,共同成立广安区“青榄”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站,并发出全市首份《关爱未成年人提示》,引导当事人关注未成年人子女健康成长的精神和物质需求。
多种形式普法宣传。充分发挥法治副校长作用,组织干警深入校园讲授法治课,举行“法庭开放日”活动,邀请中小学生零距离接触庭审,指导开展“模拟法庭”。协兴法庭常态化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,着重以校园欺凌、青少年犯罪等案例,引导中小学生遵纪守法、远离犯罪,从小树立法律意识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。
积极探索创新机制。重点关注涉未成年人案件(如离婚、抚养案件)中未成年人的心理问题,并与市心理学会签订合作协议,引入心理咨询师等社会专业力量,对存在心理创伤的未成年人进行心理疏导和治疗矫正,切实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。(何晓燕)
编辑:满新液